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时间:2025-07-05 07:42:01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裏寧他前往聖彼得堡的炮兵工廠工作,並且於1891年參與革命運動;1898年加入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後來加裏寧加入列寧的布爾什維克,並且之後有好幾次被帝俄政府逮捕與脫逃的紀錄。蘇聯共產黨和國家的傑出領導人之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 - 革命生涯
1875年11月7日加裏寧出生在特維爾省上特羅伊察村一個農民家庭裏。1889年到彼得堡,先在交通部工程師、貴族德米特裏・彼得羅維奇家當“家庭童仆”。1893年秋,進彼得堡“老兵工廠”做工。1896年4月,又轉到彼得堡最大的工廠――普季洛夫工廠。此時,正值彼得堡工人運動日益興起時期,加裏寧受到列寧領導的“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宣傳的影響,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898年,加裏寧參加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工會,並組織了普季洛夫工廠馬克思主義小組。3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一大”召開,加裏寧成為黨員。在這一時期,加裏寧同“經濟派”進行堅決的鬥爭。1899年7月加裏寧第一次被捕。
1902年加裏寧到烈韋裏鐵路修配廠工作,他在廠裏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小組,通過彼得堡火星組織與《火星報》編輯部建立聯係,並成為《火星報》的代理人。1903年1月,加裏寧又一次被捕。在革命年代,一直是在流放、受警察的“特別監視”下開展革命活動的。一份憲兵的情報對他做了明確的描述:“他是反政府思想的優秀的宣傳員之一,是非法書刊在工人中的傳播者……表現得行動果斷堅決。”
1905年,在革命的高潮中,加裏寧又秘密回到彼得堡,進人普季洛夫工廠,並被選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納爾瓦區委員,參加了武裝起義的工人戰鬥隊參謀部。不久,加裏寧見到了敬慕已久的列寧同誌。1906年4月,加裏寧・作為彼得堡布爾什維克組織的代表,參加了在斯德爾摩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一)代表大會。在會上,“加裏寧在一切帶有原則性的問題上都站在列寧一邊”。
在斯托雷平反動時期,加裏寧同孟什維克“取消派”和“召回派”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有力地捍衛了列寧主義路線。他認為,新的革命危機是不可避免的,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要利用一切合法的與非法的鬥爭形式來教育、組織和團結無產階級、農民和軍隊。
⠱912年初,在布拉格舉行的第六次布爾什維克代表會議上,加裏寧在缺席的情況下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並讓他參加了為領導俄國實際革命工作而成立的中央委員會俄國局。加裏寧秘密地從家鄉上特羅伊察村回到彼得堡後,於1913年進入艾瓦茲廠(現改名恩格斯工廠),當樣板工――旋工。不久,又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委員會工作,並參加《真理報》的組織工作。他經常組織工人們閱讀、討論報上的文章,擴大布爾什維克的革命影響。
1913年,在波蘭的波羅尼諾夫舉行的中央委員會會議上,列寧提出應當從工人當中挑選出擔任黨的中央職務的代表,並親自提名加裏寧為中央委員候選人。
1916年1月8日,加裏寧最後一次被捕,當憲兵問他這是第幾次被捕時,他坦然地說,“……好像是第十四次”。1917年加裏寧根據彼得堡委員會的決定,不去服流放刑,轉入地下狀態,在彼得堡進行黨的工作。
1917年“二月起義”勝利之後,加裏寧代表維堡區參加彼得堡布爾什維克臨時委員會。在臨時委員會中,他力主按八小時工作日複工,阻止了黨內不顧工人生計、堅持繼續罷工的過火行動。不久,他又參加了《真理報》編輯部的工作。在報上,他經常撰寫一些有關農村、農民和土地等問題的文章。3月7日,加裏寧被遴選到中央委員會執行局。10月16日,在列寧主持下召開的黨中央擴大會議上,加裏寧發言支持列寧關於“號召全體工人和士兵全麵地加緊準備武裝起義”的決議案。11月6日夜,偉大的十月革命爆發了。11月7日晨,加裏寧同其他布爾什維克代表一起來到彼得格勒市(一次大戰爆發後改此名)杜馬的會議上。在這裏,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人、立憲民主黨人還在徒勞地叫囂,加裏寧義正詞嚴地痛斥了他們。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 - 政治生涯
1917年11月30日,加裏寧在彼得格勒市杜馬會議上被選為市長。為恢複市政秩序,加裏寧領導人民同怠工、饑饉、疾病以及反革命分子的破壞活動展開了頑強的鬥爭。
1919年3月23日,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加裏寧被選為黨中央委員。3月30日,在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根據列寧同誌提議,選舉加裏寧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元首――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列寧說,要找到一位真正能夠代替斯維爾德洛夫的人,是極其困難的,這個人就是加裏寧同誌。
1919年4月,加裏寧根據列寧的倡議,乘“十月革命號”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指導員列車,開始在全國視察。加裏寧在答《真理報》、《消息報》記者問時說:“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直接接近一下縣城和鄉村,直接地接近離中心很遠的勞動人民,同時了解一下他們的需要,聽一聽現實生活本身的呼聲。”從1919年4月到1922年6月,他乘這列專車巡視了全國各地,向人民闡明了新生政權的政策,深刻理解了人民的希望與要求,消除了反動勢力的影響,取得人民對蘇維埃政權的充分信任。人民親切地稱他為“全俄老總管”。
1922年12月30日,第一屆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加裏寧為蘇聯中央執行委同會主席。
在列寧逝世前夕,托洛茨基向黨發難,拋出“四十六人政綱”。加裏寧在莫斯科黨的積極分子大會上發言,無情地揭露了托洛茨基。莫斯科共產黨人根據他的提議,嚴厲地譴責了反黨的派別鬥爭。
在蘇聯實現社會主義集體化的鬥爭中。加裏寧認為:不能用行政措施去改變農村現存的生活方式。黨的工作應當是全力提高農業商品率,向農民發放低利貸款,歸根結底,是要使農民實現合作化。
1925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擬定了國家的工業規劃化。但在會議之前,以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為首的“新反對派”反對列寧的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的理論,汙蔑蘇聯的國家工業化是國家資本主義工業。1926年1月,加裏寧作為政治局委員(1926年1月1日聯共中央全會選舉加裏寧為聯共(布)中央委員)來到季諾維也夫為黨組織負責人的列寧格勒。他代表聯共(布)中央成員小組宣講黨的十四大的決議,揭露了“新反對派”的反黨活動。
1938年1月17日,蘇聯第一屆最高蘇維埃第一次會議選舉加裏寧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在戰爭日益威脅整個世界的艱難歲月裏,加裏寧一如既往地深人群眾。他經常向人民發表演說、接見勞動人民代表團。他深入研究共產主義教育問題,非常關懷孩子們的成長。著有《論共產主義教育》等書。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法西斯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衛國戰爭爆發。就在這一天,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持下通過了一項《關於戰時狀態》的命令。在6月30日召開的聯席會議上,做出建立國防委員會並把國有的全部權務移交給該委員會的決定。蘇共中央派加裏寧領導戰時思想工作。年邁的加裏寧竭盡全力地投入這一工作。1944年3月,加裏寧榮獲最高獎賞,鑒於加裏寧在蘇維埃政權最高機關崗位上工作整整25年,授予他以“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1944年夏,加裏寧患腸道腫瘤入院治療。1946年3月,最高蘇維埃會議批準加裏寧的請求,解除了他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職務。1946年6月3日,加裏寧逝世於莫斯科。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 - 教育思想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1875-1946)是蘇聯共產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之一,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教育是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行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養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質,這就是說,教育界不是自發地完成的,而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加有計劃的影響過程,其目地是培養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道德品質,發展人的體力和智力,使青年一代成為共產主義的建設者。加裏寧特別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共產主義教育。他說“我們就是想使我們的孩子們受到共產主義精神的教育,使他們腦筋裏種下共產主義的原則的深根。”因此,他認為必須加強集體主義教育。使青年都能關心集體,關心同誌。因為同誌情誼能使大家團結一致。所以,“應該竭力發展青年們這種同誌感情和階級友誼。”他認為,必須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要求教師用蘇維埃工農業和文化科學等各方麵的成就,來培養蘇維埃青年的民族自豪感。他要求教師對青年進行道德品質教育,使蘇聯青年具有優秀的品質。這些品質是愛人民、忠誠、勇敢、團結友愛、熱愛勞動等等。
加裏寧非常強調向青年一代傳授係統的科學知識。他指出,蘇維埃學校實際上是:“培養高度發展的完全自覺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最初的實驗室。”加裏寧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習慣於獨立地研究書籍,鑽研教材,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並且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加裏寧對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他明確地指出:教師要做一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可以大膽地說,如果教師很在威信,那麽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
⠠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 - 人物評價
加裏寧與列寧一樣都是相當關心勞工與農民的領導人,常常以國家領導人身份與一般市民接觸並且了解市民的希望,並且展現一個“好爺爺”的風範;在大清洗期間也有不少人寫信給加裏寧,而加裏寧也常常介入審判,因此救了不少無辜的人。很多人也稱呼加裏寧為“親切的祖父加裏寧”。但是在卡廷大屠殺屠殺波蘭士兵的事件中,加裏寧卻也有在公文上簽名批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6年,加裏寧於莫斯科過世;而蘇聯也將過去屬於德國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改名為加裏寧格勒。⠂ ⠀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裏寧 - 參考資料
[1] 楚天教育網 http://www.ct-education.com/lab/jymr/wgjyj/200703/lab_17804.html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